“稻香溯源悟使命,挺膺担当续华章”——博士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与博士研究生第六党支部举办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2 作者:王钰涵 摄影:方诗妍 来源:博士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与博士研究生第六党支部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发挥红色教育资源“大思政课”作用。6月8日上午,博士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与第六党支部以参观学习隆平水稻博物馆为契机,追溯水稻历史,缅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博士研究生党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挺膺担当、接续奋斗。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现场体验+实地参观学习+专题讲解”的形式展开,流程紧凑、内容丰富、组织有序。10:00,全体党员在世纪楼前坪集合乘车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馆。抵达博物馆后,党员们先在馆前合影留念,随后依次参观了博物馆文创区、水稻试验田区域,并开展自由交流与互动体验。通过沉浸式观摩水稻种植流程及实验成果,党员们直观感受到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脉络与成就,对“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党员们进入博物馆核心展区,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历史馆、科技馆、隆平馆三大常设展馆,并认真聆听了隆平水稻博物馆官方讲解内容。在历史馆,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从新石器时代的稻作遗址,到古代的灌溉技术和农具演变,再到传统农耕的精髓,馆内丰富的史料和模型生动展现了水稻在中国文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深刻阐释了“湖广熟,天下足”、“民以食为天”的古老智慧。
步入科技馆,党员们为现代水稻育种技术和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所震撼。展厅通过多媒体互动、科研模型和实物展示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原理、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家深刻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大意义,感受到了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在隆平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实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全体党员共同回顾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一生。讲解员深情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从立志解决粮食问题到杂交水稻研究的漫长历程,从初期试验的艰难困苦到攻克技术难关的喜悦,以及他推广杂交水稻造福世界的国际情怀。党员们深刻了解了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刻体悟到袁老“禾下乘凉梦”的伟大理想和“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念,无不为袁老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所深深感动。
讲解结束后,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袁隆平院士雕像前合影留念,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宏伟愿望和鞠躬尽瘁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到他心系苍生、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袁隆平院士的伟大理想,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党员要牢记“国之大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博五支部书记岑学楷同志和博六支部书记陈光同志在现场提醒大家,每一粒米、每一顿饭都来之不易,全体党员都应当倍加珍惜,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餐饮浪费行为。
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让党员们近距离感受了水稻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传承他“心忧天下、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和“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科研领域深耕细作,勇攀科学高峰,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挺膺担当、续写华章。
一审:岑学楷 二审:朱显妍 三审:王尚君